何謂『根尖切除手術』?
牙根尖切除術屬於常見牙髓手術的一種,被視為傳統牙髓治療或牙髓再治療,而無法處理的根尖病變之最後手段;手術之主要目標是透過根尖切除發炎或感染壞死的牙髓組織,再放置根尖填充物來防止細菌從根管滲漏到根部周圍的組織中。臨床醫師通常會使用牙科手術顯微鏡來進行牙根尖檢查及手術。

根尖切除手術流程
【步驟一】手術區局部麻醉、牙齦翻瓣、牙根尖定位、根尖病灶清除、牙根尖切除
口腔局部麻醉後,醫師會利用手術器械將牙齦翻開,然後可使用手術顯微鏡輔助檢查牙根外層的骨頭狀況,定位牙根尖及患處範圍後,移除感染發炎的組織及末端牙根尖。
【步驟二】牙科手術顯微鏡輔助檢查牙根尖周圍情況
受感染的組織被移除後,醫師會仔細檢視牙根表面有無裂痕或先天結構變異,而決定是否需要特別處置。利用超聲波等工具替病人清潔牙根末端的根管內部。
【步驟三】顯微鏡配合超音波工具進行牙根尖處理,並逆向充填
將生物相容性高的材料(例如:MTA,三氧礦化合物)從切除後牙根尖根管的開口處,逆向緻密封填。最後,醫師會評估牙齒破壞大小及患者的身體狀況,來決定是否需要放置再生性骨粉或骨膠原蛋白,並將傷口縫合,大約一周後回診拆線。



什麼時候需要做根尖切除手術?
適用於經過傳統非手術處置,包括牙髓及根管疾病治療或根管重新治療後,牙根尖周圍及牙根尖外齒槽骨仍有持續發炎或感染現象,或是針對有疑問的牙齒,因一些特殊狀況而無法接受非手術性處置,經牙髓專科醫師評估後,決定是否需要牙髓手術介入。
根尖手術 Q&A
/ Q&A /-
什麼情況是屬於無法接受非手術性處置,而必須做根尖切除?
- 根尖斷裂
- 根管內有斷械
- 根尖破損、吸收
- 根尖側根管存在
- 根尖過度彎曲或鈣化
- 贗復物拆除困難
- 肉芽腫或囊腫形成,需進一步切片
-
進行根尖切除手術前,患者的健康評估要注意什麼?
全身性疾病,例如:先天性心臟病、人工心臟瓣膜或關節置換、心律不整、心肌梗塞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中風、免疫方面疾病、血液問題、各型肝炎,以及任何傳染病、癌症等系統性疾病,包括曾經或現正服用的藥物及藥物過敏相關資訊,都要事先告知醫師才能完整評估。口腔的部分,例如:是否有張口困難、要進行手術區塊的周遭是否有重要且危險的解剖構造(神經、血管、淋巴結)、術區有無讓手術器械進入的空間,以及病灶破壞的大小等等皆須完整評估。
根尖切除手術之術後注意事項 – 溫馨提醒:
- 流血:手術後有稍許流血為正常現象,可咬消毒紗布來止血,若用這種方法還是無法止血,請立即與醫師聯絡。
- 腫脹:有些人術後會腫脹,一般來說會發生在手術後2~3天。手術後48小時內請使用冰敷,腫脹之後請改用溫敷,可幫助消腫。在某些特別情況下,會發生瘀血及下顎移動困難現象,同樣地,可使用溫敷幫助改善這些症狀。
- 縫線:手術後,傷口若有縫線,儘量避免去碰觸,醫師將於一至兩星期後拆除縫線。
- 給藥:請遵照醫師指示服藥。
- 漱口水:一天使用三次(三餐後),每次至少含在口中30秒。